2015年03月13日 11:50 来源:新京报 【打印】
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眼下将要闭幕,委员也结束了为期11天的会期。对于第一次上政协会的我来说,委员们在会场上讨论的热烈场面,多少改变了我对政协会场的“错觉”。
8日,前NBA球星姚明接受我的专访,被问到讨论预算报告是否吃力时,姚明稍作思考,认真地告诉我,针对宏观经济的讨论,对于体育界的委员来说是有点累,但委员们也在逐渐发展。他说,可能十几年前的体育界委员,讨论的更多是怎么搞竞技体育,怎么拿金牌,如今,委员们在会场里,已经是讨论如何搞体育产业了。
9日,委员讨论立法法修正案,这对于文艺界的委员们来说,似乎并不“娱乐”。在其中一个小组,很多明星委员都对修正案中增删的细节发表着自己的看法,在某一时刻,我甚至产生了“是不是进错了会场”的错觉。
与委员们认真履职相呼应的,是会场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。在医卫界别,先后发言的委员多达20余人,对于从未跑过医疗卫生口的我来说,这么多张陌生的面孔频繁出现,相当“恐怖”——我要记下每一位发言委员的名字和身份。于是只好求助现场记录的小组秘书,秘书每次耐心地解答让我十分感激。
而在我凭借过去媒体报道形成的印象中,往年的政协小组讨论会等场合,总会传出各种娱乐噱头,甚至经常盖过国计民生议题本身。而在今年,这种娱乐味却很淡,呈现在委员讨论中的,更多的是认真讨论与交锋的氛围;就连私下,很多委员们也对工作人员、记者“追星”的诉求有意识地抗拒。
娱乐味转淡了,与之对应的,是委员们履职态度的转变。很多委员接受记者采访时,也能“不避家丑”、针砭问题,并提出更具分量的建言。可以想见,“干货”多了,建言的分量势必更足,也更能对接民众期许。
© 1999-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版权所有 | 联系我们 | 意见反馈 | 京ICP备10046031号-10